2022年9月25日凌晨5点,72岁双目失明的浙江东阳市和堂村村民楼德新起了床,他摸索着穿上衣裤、鞋子,在妻子楼顺光的搀扶下走出家门,他们沿着穿村而过的柏油马路,在微凉的秋风中,向着两公里外的终点——三都胜境景区跑去。连结夫妻俩的是一根黑色橡皮头绳,随着头绳忽紧忽松,两人调整着各自的步伐,步调越来越默契。
陪双目失明的丈夫晨跑,楼顺光坚持了近30年,这对夫妻的不懈奔跑,被千万网友誉为“最美爱情长跑”!
村医难自医不幸失明,她鼓励丈夫跑起来
楼德新失明是后天造成的。童年时的一次事故,导致他一只眼睛受伤,另一只眼睛视力微弱。正是微弱的视力,给他后半生埋下不幸的伏笔。
楼德新虽然文化程度不高,却非常有毅力和悟性。1969年,他所在的罗屏公社组织培训农村医生,19岁的楼德新被选中,经过一番培训,小学文化的楼德新成了和堂村的一名医生。23岁那年,他和同村的姑娘楼顺光结了婚,之后,两个孩子相继出生,一家人虽不富裕,但也温馨有爱。
楼德新43岁那年,因为平时用眼过度,造成视网膜脱落,亟需手术,可就在他等待手术过程中,却发生了一系列的意外。
1993年夏天,楼德新终于等来心仪的大夫为自己做手术,接受手术前,他的眼睛里填充了硅油,需要卧床静养,避免剧烈运动。可手术的前10天,楼德新正躺在床上静养,院子外面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,接着是“德新,救命”的呼喊声,楼德新赶紧从床上坐了起来。原来,当天中午村里两个孩子去池塘边玩水,不慎溺水,村民救起孩子时,孩子的气息已十分微弱。几个村民轮流抱着孩子往村卫生所跑,跑进卫生所的院子,楼德新听说有孩子溺水,急需抢救,便什么都顾不上了,给孩子做心肺复苏、人工呼吸,一阵忙乱后,两个孩子终于有了呼吸,楼德新这才松了口气。但由于救治孩子的过程中他的面部过于用力,导致他的视网膜更加脆弱。
楼德新和妻子楼顺光
楼顺光陪丈夫楼德新跑步
随后,楼德新进行了手术,但却没达到预期效果,眼睛只是有了些光感。得知楼德新有可能失明,父亲心里很难受,随后发生了脑卒中,不久就去世了。这对楼德新是个巨大打击,情绪激动导致他眼底渗出了血,从此,他的眼睛彻底看不见了。
从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变成了盲人,楼德新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,他整天一句话都不说,一直在想自己为什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而且,那段时间因为使用太多激素,楼德新整个人变得虚胖浮肿,身体更加虚弱、脾气更加急躁。
那时,楼德新动不动就在家发火摔东西。楼顺光知道丈夫心里苦,就极力安慰他:“别怕,还有我呢,我就是你的眼!”看到丈夫痛苦得不能自拔,楼顺光觉得要让丈夫摆脱苦闷,就必须得让他走出家门,坦然面对失明的现实。
楼顺光知道丈夫是个要强的人,有时一味地劝慰并不能减轻他的痛苦,便决定用激将法,让他早日摆脱困境。一天上午,看到丈夫坐在屋子里默然不语,楼顺光便用略带失望的口吻说:“德新啊,当年你视力弱,家也穷,我看上你,就是因为你勤快、好强,身上有股拼劲儿。你现在虽然看不见了,但还有一双手,还有个好用的脑子,你现在这个样子让我心痛啊!”妻子的话语触动了楼德新,对于楼顺光带他走出去透透气的提议也不再拒绝。在妻子的陪伴下,楼德新走出家门,感受着鸟语花香,也感受着乡亲们的善意,楼德新心里的那块坚冰慢慢融化了。
楼顺光最担心的还有丈夫越来越虚弱的身体,得想办法让他动起来才行。用什么方式让丈夫锻炼身体呢?有一天楼顺光在电视上看到跑步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,便决定试一试。
楼顺光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丈夫,楼德新觉得自己看不见,走路都难,怎么可能去跑步,便沉默着没有回应。楼顺光看出了丈夫的担心,鼓励他说:“有我呢,你只管跑起来,很快就能上道!”在妻子的劝说下,楼德新决定试试。
起初,楼顺光陪丈夫跑步时,感觉他脚很重,迈步时小心翼翼,总摆脱不掉看不见带来的失衡感,遇到不平的路还会摔跤。
楼顺光便想出了个办法,她用平时扎头发的弹性橡皮头绳套在两人手指上,一人攥住头绳的一侧,遇到减速带之类的障碍时,她就用力拽紧头绳,提醒丈夫腿抬高、步子迈得更大些,这样就能轻松跨越障碍了。
两次中风两次复跑,妻子的伴跑让他脱胎换骨
此后,每天凌晨,楼顺光都会陪丈夫跑步。起初,楼德新身体很虚弱,跑几分钟就气喘吁吁。楼顺光鼓励他,凡事有个过程,只要坚持,就会越跑越轻松。
妻子的鼓励激起了楼德新的斗志,一个月后,他体会到了跑步的妙处:伴着微风,随着气息的吐纳,心胸舒展开来,清晨的鸟啼、乡亲的问候、田野里的农作物气息……一切都是那么美好,楼德新心情变得愉悦起来,200步、400步、1000步……在橡皮头绳的牵引下,夫妻俩配合得越来越默契,越跑越快、越跑越远。
楼顺光把每次跑步的终点定在三都胜境所在的罗城屏岗,和堂村人习惯称之为后山,后山离和堂村